大语言模型是霍金 Manus 竟成其 “轮椅” KellyOnTech

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坐等 Manus 拯救的?邮箱里堆了超过5800封邮件,私信天天爆满,我都感觉自己马上要被这些信息 “淹没”,直接进入想罢工摆烂的状态了。

现在,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搓手等待 Manus 的申请码了! 快来拯救我吧,Manus!

2025 年 3 月 6 日,AI 发展迎来重磅时刻 ——Manus 发布!这可是能脱离人工直接指导,独立完成复杂现实任务的自主 AI 代理,由中国初创公司 Monica 打造。

Manus 的名字源自拉丁语“Mens et Manus”(头脑与手),与麻省理工校训不谋而合,象征着创意与执行的完美结合。

“AI 界的六边形战士” 肖弘

提到 Manus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被誉为“AI 界的六边形战士” 的创始人肖弘。肖弘虽然是90后,但其实是创业老手,以其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商业化经验闻名。

图片来源:新浪科技 Monica 创始人 肖弘

2015 年创立夜莺科技,推出微信公众号运营工具 “壹伴助手” 和 “微伴助手”,服务超 200 万 B 端用户,2020 年项目被某独角兽企业收购。

2022 年他创立 “蝴蝶效应” 公司,推出 AI 浏览器插件 Monica,最初以 ChatGPT for Google 插件形式进入市场,快速积累超 1000 万用户,成为海外头部 AI 助手产品。

Manus 项目最早在2017年上半年开始融资,创始团队以 300万人民币出让10%的股权,但当时许多投资机构并不看好这一项目。然而,肖弘凭借其坚持和创新,最终将 Manus 打造成全球首款通用AI代理产品,重新定义了AI的能力边界。

Manus 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

我们常说,认知和见识决定生活的高度。很多人都有目标,比如“今年存一万元去旅游”,但往往缺乏清晰的规划路径。这就是 Manus 的用武之地!

Manus 作为 AI 代理(Agent),它不仅能提供建议,还能独立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,直接交付完整成果。它的强大之处在于:

  1. 连续自主执行:无需反复提示,Manus 可以自主完成任务。
  2. 多任务处理:一次接收一堆任务,甚至能自动解锁压缩包!
  3. 智能拆解与规划:比如,当测试者麻宁让 Manus “给4岁孩子讲清楚伯努利原理”时,Manus 自动拆解任务,生成互动网页,用气球、飞机、泡泡等生活场景辅助理解,还附上了互动小游戏。相比之下,ChatGPT 或 DeepSeek 只能提供文字回答。

技术优势

Manus 采用 Multiple Agent 架构,能在虚拟机中调用多种工具(如编写代码、浏览网页、操作应用等),直接完成任务。在 GAIA 基准测试*中,它的性能甚至超越了 OpenAI的产品。

*GAIA基准测试是一项用于衡量AI代理在无需持续人类指导的情况下,独立规划、执行和完成现实世界任务能力的测试。

Manus比通用大语言模型厉害吗

Manus 和通用大语言模型并不是同一类产品。知名创业者傅盛的观点很有道理,大语言模型,比如 DeepSeek、ChatGPT,是智能的核心,如同拥有深邃思考的大脑。而 Manus 本质上是强化了 AI 的易用性,像是给这个强大的 “大脑” 加了加了一层“外壳”,帮助它与各种网站和工具无缝对接。

打个比方,大语言模型就像《时间简史》的作者、著名物理学家霍金——拥有深邃的思考和理性,却在和世界的互动上存在局限。Manus 就像霍金的轮椅,有了它,霍金才能自如地与外界交流。

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tephen Hawking

Manus 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将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,让 AI 不仅会“想”,更会“做”。

Manus 是通用人工智能代理吗

这句话本身值得商榷。大语言模型(如 DeepSeek,ChatGPT)才是“通用”的,而 AI Agent(如 Manus)更像是基于人类经验总结的模板,帮助大语言模型在特定领域增强能力。由于每个领域的模板不同,AI Agent 很难穷尽所有的领域,很难做到真正的“通用”。

畅想一下,未来我们可能会出现各种专用 AI 代理。就像人类虽然智力相近,但通过不同培训形成了不同的专业能力。我个人更加偏向 agent 是专业选手。

关于 Manus,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分享!

视频版

English version

再不了解 AI 时代真正核心,你将被时代狠狠甩下!

我们正站在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,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幻想,它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悄然改变着游戏规则。

人工智能时代,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?

AI 时代的核心是什么?

是数据?算法?还是计算能力?虽然这些要素必不可少,但它们并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真正核心。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决策质量。

人工智能啥时候入了政府的 “法眼” 呢?以前,就算 2015 年微软算法让 AI 识别猫的准确率飙到 96%,把人类远远甩在身后,各国政府还是没把 AI 当回事儿。

围棋之战:AI决策的巅峰对决

还记得2016年那场轰动全球的围棋比赛吗?谷歌的AlphaGo对阵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。从那以后,人类再未在围棋领域战胜过人工智能。

AlphaGo 为啥能赢?每下一步棋,都是在做决策。AI 不仅能计算眼前的局面,还能预测未来的几十步甚至上百步。

人类棋手靠经验和现场反应,而AI靠的是精确的计算和不断优化的策略。这场对决不仅是围棋的胜负,更是决策质量的革命。

最早意识到事情真正重要性的是中国政府,2017年,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宣布要“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”。

自动驾驶:AI 决策的现实应用


AI 决策质量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棋盘上,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自动驾驶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自动驾驶的核心是什么?是感知系统和决策系统的完美结合。

人类驾驶的局限:我们靠眼睛观察路况,但视野有限,盲区常有;靠耳朵听声音,但车内音乐、车外噪音常常让我们分心。更重要的是,人类的学习能力有限。一旦学会开车,很少有人会不断优化自己的驾驶技术。疲劳驾驶、情绪波动(比如“路怒症”)更是让驾驶风险倍增。

AI驾驶的优势:相比之下,AI驱动的汽车搭载了多个摄像头、雷达和传感器,能够360度无死角感知周围环境。它不会分心,不会疲劳,更不会路怒。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,AI终将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道路环境,安全驾驶率不断提升,最终超越人类。

所以,AI 时代的核心,正是决策质量的不断提升。从围棋棋盘上的步步为营,到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路况中的游刃有余,AI 正以更高效、更精准的决策改变着世界的运行方式。

当 AI 决策逐渐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我们又该如何在这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,在这场由AI 引领的决策革命中,你,准备好了吗?

视频版

English version